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常识知识 

家庭急救的5个必备知识

时间:2025-07-10 19:56 阅读数:20人阅读

家庭急救的5个必备知识

家庭急救是保障家人健康、应对突发意外的重要技能。掌握以下五个关键知识,能在关键时刻为家人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,甚至挽救生命。

1. 识别常见急症的征兆

家庭急救的第一步是准确识别症状。常见急症包括:

  • 心脏骤停:突然意识丧失、呼吸停止,面色苍白或青紫,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CPR)。
  • 严重出血:伤口持续喷血、血流不止,可能危及生命,需用干净布料直接压迫止血。
  • 呼吸困难:呼吸急促、费力,可能由过敏、哮喘或异物阻塞引起,需保持患者坐姿并安抚情绪。
  • 严重烧伤或烫伤:皮肤红肿、水泡、焦黑,需用流动冷水冲洗15-20分钟,避免直接冰敷。
  • 癫痫发作:意识丧失、肢体抽搐、口吐白沫,需移开周围危险物品,保护患者头部。

2. 准备家庭急救箱

急救箱是家庭急救的基础工具,需定期检查补充:

  • 基础用品:消毒纱布、绷带、创可贴、医用胶带、剪刀、镊子、体温计、一次性手套。
  • 药品:退烧药(如对乙酰氨基酚)、止痛药、抗过敏药(如氯雷他定)、抗胃酸药、外用消毒液(如碘伏)。
  • 特殊物品:冰袋(用于肿胀或烧伤)、血压计(监测血压)、急救手册。
  • 注意事项:急救箱应放在干燥、避光处,儿童不易触及,药品需定期更换过期物品。

3. 正确实施心肺复苏(CPR)

心脏骤停时,及时CPR可维持脑部供血,为专业救援争取时间:

  • 判断意识:轻拍患者双肩,大声询问“你还好吗?”。
  • 呼救:若无反应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(如120),并让旁人寻找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。
  • 胸外按压:双手交叠,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,垂直向下按压,频率100-120次/分钟,深度5-6厘米。
  • 人工呼吸:仰头抬颏,捏住患者鼻子,口对口吹气,每次吹气1秒,观察胸廓起伏。
  • 循环:每30次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,持续至患者恢复呼吸或专业救援到达。

4. 止血与包扎技巧

严重出血是家庭急救中的高风险情况,需优先处理:

  • 直接压迫:用干净布料直接按压伤口,持续10-15分钟,若血仍渗出,可加压包扎。
  • 止血带使用:仅在无法直接压迫且无其他止血方法时使用,每隔1小时放松1-2分钟,避免肢体坏死。
  • 包扎固定:用绷带环形缠绕伤口,避免过紧导致缺血,骨折处需用夹板固定。
  • 注意事项:避免使用棉絮、纸巾等易吸水材料,包扎后观察末梢血液循环(如手指发紫、麻木)。

5. 烧伤与烫伤的紧急处理

烧伤烫伤后需迅速降温,减轻损伤:

  • 冷水冲洗: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口15-20分钟,避免直接冰敷(可能冻伤皮肤)。
  • 覆盖保护:用无菌纱布或干净衣物覆盖伤口,避免污染。
  • 避免处理:不要涂抹牙膏、酱油、紫药水等,这些可能加重感染或影响医生判断。
  • 就医指征:若烧伤面积超过全身10%、出现水泡、烧伤部位在面部或关节,需立即送医。

家庭急救的核心是“冷静判断、快速行动”。通过定期学习急救知识、准备急救箱、掌握基本技能,能显著提升家庭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。建议每半年与家人一起复习急救流程,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