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急救常识要牢记
时间:2025-07-10 17:44
阅读数:22人阅读
一、心肺复苏(CPR)——守护生命的黄金四分钟
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、无意识且无呼吸时,立即启动CPR。首先确认环境安全,避免二次伤害。双手交叠置于患者胸骨中下段,以每分钟100-120次的频率按压,深度5-6厘米,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为1:1。每30次按压后,开放气道并检查口腔异物,给予2次人工呼吸(成人按压通气比30:2)。若非专业人员,可仅进行持续按压,优先保障血液循环。注意: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肋骨骨折,人工呼吸时捏住患者鼻子,避免气体泄漏。
二、创伤止血——控制出血是救命第一步
开放性伤口出血需立即处理。优先使用干净布料或衣物直接加压包扎,若血流不止,可叠压多层纱布增强压迫效果。对于四肢大动脉出血,可尝试止血带(需标记时间),但每隔1小时需放松1-2分钟。若伤口有异物,切勿直接拔除,用干净布料固定后送医。注意:止血带应绑在伤口上方近心端,避免直接绑在皮肤上,以免损伤组织。
三、烧烫伤急救——分秒必争减少伤害
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-30分钟,降低局部温度,减轻组织损伤。切勿用冰敷或涂抹牙膏、酱油等,可能加重伤害。若衣物粘连皮肤,切勿强行撕扯,可用剪刀剪开剩余衣物。小面积烧伤可涂抹湿润烧伤膏,覆盖无菌纱布;若出现水泡,切勿自行挑破,以免感染。严重烧伤需立即送医,避免延误治疗。
四、异物卡喉——海姆立克急救法救急
成人或儿童异物卡喉时,站在患者身后,双臂环抱其腰部,一手握拳,拳眼对准肚脐上方两横指处,另一手包住拳头,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腹部,重复5次。若患者为婴儿,可俯卧于大腿上,用掌根轻拍背部中央5次,再翻转为仰卧,用两指按压胸部中央5次。若异物未排出且患者失去意识,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。
五、中毒急救——分清毒源是关键
误食毒物时,立即催吐(需意识清醒且无癫痫史),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,但若已昏迷或误食腐蚀性物质(如强酸强碱),切勿催吐。若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,立即进行CPR。若吸入有毒气体(如煤气),迅速转移至通风处,解开领口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若为药物过量,保留药瓶或包装,便于医生判断中毒成分。
六、癫痫发作——保护安全是首要
癫痫发作时,保持患者侧卧,防止舌后坠堵塞气道,移开周围尖锐物品。切勿强行按压肢体,避免骨折或脱臼。若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出现呼吸暂停,需立即送医。发作结束后,记录发作时间、症状,帮助医生诊断。癫痫患者需长期规律服药,切勿自行停药。
七、溺水急救——黄金五分钟不容错过
发现溺水者后,迅速将其拖上岸,检查呼吸和心跳。若无反应且无呼吸,立即进行CPR。若现场有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,应尽快使用。注意:溺水者可能因呛水导致窒息,需优先清理口腔异物,再进行人工呼吸。若溺水者已恢复意识,需密切观察,避免二次昏迷。
八、骨折固定——避免二次伤害
发现骨折时,切勿随意移动伤肢,可用木板、树枝等硬物固定伤处,用绷带或衣物包扎。若伤肢肿胀严重或出现畸形,可能是开放性骨折,需用清洁布料覆盖伤口,避免污染。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上下关节,减少移动。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等待专业救援。
九、突发疾病急救——冷静应对是前提
突发胸痛、呼吸困难可能是心梗,需立即拨打120,保持平卧休息,勿自行服药。突发剧烈头痛、呕吐可能是脑卒中,需立即就医。突发抽搐可能是癫痫,需保护患者安全,记录发作时间,送医诊断。突发晕厥可能是低血糖或心律失常,需立即补充糖分或进行CPR。
十、日常预防——急救源于未雨绸缪
掌握急救知识需日常积累,可参加红十字会或社区组织的急救培训。家中应备有急救箱,包含绷带、消毒棉球、止血带、急救手册等。定期检查急救用品有效期,确保随时可用。学习基础急救技能,如CPR、海姆立克法,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