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常识:居家防火注意事项
居家防火:基础预防是关键
火灾是威胁家庭安全的重大隐患,预防是防火的第一道防线。日常需定期检查电器线路,避免老化或超负荷使用。重点检查厨房、卧室、客厅等区域的插座、开关,若发现破损或异常发热,应立即更换。燃气管道需定期检查,确保无泄漏,使用后及时关闭阀门。厨房用火不离人,油炸食品时油温过高易引发油锅起火,应控制油温并备好灭火器材。此外,易燃物品如纸张、布料、清洁剂等应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,避免堆积在阳台、楼梯间等逃生通道。
电器使用:安全细节不可忽视
电器设备是家庭火灾的常见诱因。空调、冰箱等大功率电器应使用独立插座,避免多个电器共用同一线路。手机充电器、电脑等设备使用后及时拔掉插头,长期待机可能引发过热。电动自行车禁止在室内或楼道充电,电池过充或短路易引发爆炸。定期清理电器灰尘,防止散热不良导致故障。若发现电器冒烟、异味或发出异常声响,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远离,切勿用水扑救电器火灾。
厨房防火:警惕“小火亡人”风险
厨房是家庭火灾的高发区,需特别注意火源管理。烹饪时油锅起火切勿浇水,应立即用锅盖或灭火毯覆盖隔绝氧气。燃气灶使用后关闭阀门,定期检查管道连接处是否漏气。油炸食品时油温过高易溅出,建议使用防溅罩。儿童切勿单独进入厨房,刀具、热水壶等危险物品应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。厨房备好灭火器、湿毛巾等灭火工具,火灾初期可及时控制火势。
用火规范:养成良好习惯
点蚊香、蜡烛等明火需远离易燃物,使用后彻底熄灭。熏烤食物时需有人看守,避免火苗引燃纸张或窗帘。祭祀用火应选择指定区域,离开时确认火源完全熄灭。燃气灶具需定期检查,避免火孔堵塞或熄火保护装置失效。吸烟者应养成“熄灭再丢弃”的习惯,烟蒂温度可达700℃,极易引燃沙发、床垫等可燃物。
消防通道:生命通道不可占用
家庭需保持逃生通道畅通,阳台、楼梯间禁止堆放杂物。杂物堆积可能阻碍逃生,且易被引燃。应急照明灯、疏散指示标志应保持完好,定期检查电池是否失效。楼道内禁止停放电动车或充电,避免因短路引发火灾。若发生火灾,应优先通过逃生通道撤离,切勿乘坐电梯。
应急准备:未雨绸缪更安心
家庭应制定火灾逃生计划,明确各成员的逃生路线和集合点。定期组织家庭成员进行火灾演练,熟悉逃生步骤。备好灭火器、防烟面罩、逃生绳等应急物资,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。家中应安装独立式烟雾报警器,定期更换电池,确保其正常工作。发现火灾时,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,并大声呼救,引导他人撤离。
总结:防火意识常驻心间
居家防火需从细节入手,预防为主、防患未然。通过定期检查、规范用火用电、保持通道畅通、做好应急准备,可有效降低火灾风险。家庭成员应共同学习防火知识,提升安全意识,让安全成为生活的常态。只有将防火意识融入日常,才能为家人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,守护家庭的平安与幸福。
上一篇:健康常识:常见疾病预防方法
下一篇: 常识科普:人体生理小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