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常备的急救常识
家庭常备急救常识:守护健康的必备知识
家庭是每个人最温暖的港湾,但意外随时可能发生。掌握基础急救常识,不仅能减少伤害,还能为专业救治争取宝贵时间。以下是家庭常备急救的实用指南。
一、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
1. 割伤与擦伤: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,去除污物。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,若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,需用绷带加压包扎并尽快就医。小伤口可涂抹碘伏消毒,避免感染。
2. 烧烫伤: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伤处15-30分钟,降低皮肤温度。切勿用冰水或牙膏等偏方,避免加重损伤。若起水泡或皮肤破损,需用无菌纱布覆盖并送医。
3. 动物咬伤: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,尽可能挤出污血。尽快到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疫苗,若伤口严重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。
二、突发疾病的急救措施
1.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:让患者立即平躺,保持安静,舌下含服硝酸甘油(若无则嚼服阿司匹林300mg)。若症状持续15分钟不缓解,拨打120并持续观察生命体征。
2. 中风(脑卒中):识别“FAST”征兆:Face(面部下垂)、Arm(手臂无力)、Speech(言语不清)、Time(立即就医)。切勿摇晃患者或喂食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3. 过敏反应:若出现皮疹、呼吸困难、喉头水肿,立即用肾上腺素笔注射(需提前备药),并拨打120。若患者有哮喘史,可协助使用吸入器。
三、意外窒息的急救方法
1. 成人/儿童窒息:站在患者身后,用双臂环绕其腰部,一手握拳,拳眼对准肚脐上方两横指处,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,直至异物排出。
2. 婴儿窒息:将婴儿俯卧于前臂,头部略低于胸部,用掌根拍击两肩胛骨连线中点5次。若无效,翻转婴儿仰卧,用两指按压胸部中央(乳头连线中点)5次,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。
3. 无意识者: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CPR),按压位置在胸骨下半段,频率100-120次/分钟,深度5-6厘米,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。
四、急救物品的准备与使用
1. 基础急救包:应包含无菌纱布、绷带、碘伏棉签、消毒剪刀、一次性手套、创可贴、抗过敏药(如氯雷他定)、退烧药(如布洛芬)、止血带、冰袋等。
2. 特殊药品:根据家庭成员需求准备,如高血压患者需备降压药,糖尿病患者需备血糖仪和胰岛素,过敏体质者需备肾上腺素笔。
3. 定期检查:每季度检查急救包有效期,过期物品及时更换。学习急救包内物品的使用方法,确保家人熟悉操作流程。
五、急救知识的学习与更新
1. 参加培训:通过社区医院、红十字会或线上平台学习心肺复苏、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,掌握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的使用。
2. 关注指南:定期查阅世界卫生组织(WHO)或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急救指南,了解最新急救理念和技术。
3. 模拟演练:与家人共同模拟急救场景,如模拟心肺复苏或伤口包扎,提升应急反应能力。
急救不仅是医生的职责,更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。掌握基础急救常识,不仅能为家人提供及时帮助,更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。平时多学习、常演练,让安全成为家庭最坚实的守护屏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