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急救常识:应对突发状况的必备知识
时间:2025-02-17 11:41
阅读数:45人阅读
家庭急救常识在应对突发状况时至关重要,它能帮助我们在等待专业医疗救援到达之前,采取初步且有效的措施,以减轻伤害或病情,甚至可能挽救生命。以下是一些家庭急救的必备知识:
一、窒息急救 1. 成人窒息急救: 鼓励受害者用力咳嗽,尝试自行排出异物。 如受害者无法咳嗽或呼吸,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。站在或跪在受害者身后,双手环抱其腰部,一手握拳,拇指侧抵着腹部中线,另一只手包住拳头,快速向上、向内用力挤压腹部,直到异物被排出。 2. 婴幼儿窒息急救: 让婴幼儿面朝下躺在救援者的前臂上,头部略低于胸部,用手托住其下颌以固定头部,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在婴幼儿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打5次。 如异物未排出,将婴幼儿翻转过来,脸朝上躺在救援者的大腿上,用两指按压胸骨下部5次。 重复以上步骤,直到异物被排出。
二、心脏骤停急救 1. 判断意识:轻拍受害者肩膀并大声呼唤,检查其是否有反应。 2. 呼叫救援:如受害者无反应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 3. 检查呼吸:观察受害者胸部是否有起伏,倾听是否有呼吸声。 4. 心肺复苏:如受害者无呼吸或呼吸异常,立即开始心肺复苏(CPR)。对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,建议仅进行胸外按压,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,深度为56厘米。
三、出血急救 1. 直接压迫止血: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按压在伤口上,以控制出血。 2. 抬高伤肢:如可能,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,以减少出血。 3. 加压包扎:用绷带或三角巾等物品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,以进一步控制出血。
四、烧伤急救 1. 冷却伤口:用冷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,以降低皮肤温度并减轻疼痛。 2. 去除衣物:小心剪开或脱下烧伤部位的衣物,避免撕扯造成二次伤害。 3. 覆盖伤口: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,避免感染。 4. 避免使用民间偏方:如牙膏、酱油等,以免加重伤口感染或留下疤痕。
五、骨折急救 1. 固定伤肢:用夹板或硬纸板等物品将伤肢固定,避免进一步损伤。 2. 冷敷:如可能,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伤处,以减轻肿胀和疼痛。 3. 抬高伤肢: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,以减少出血和肿胀。
六、中毒急救 1. 脱离毒源:立即将受害者带离中毒现场,避免继续接触有毒物质。 2. 清除毒物:如受害者皮肤或衣物上沾染有毒物质,应立即脱去衣物,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。 3. 保持呼吸道通畅:确保受害者呼吸道通畅,如出现呕吐,应将头偏向一侧,避免误吸。 4. 呼叫救援: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并告知救援人员中毒物质的种类和数量。
七、其他注意事项 1. 保持冷静: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至关重要。 2. 及时呼救:在采取初步急救措施的同时,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援。 3. 记录信息:如可能,记录受害者的病史、过敏史等重要信息,以便救援人员参考。 4. 避免二次伤害:在急救过程中避免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。 总之,家庭急救常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。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急救知识,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。
一、窒息急救 1. 成人窒息急救: 鼓励受害者用力咳嗽,尝试自行排出异物。 如受害者无法咳嗽或呼吸,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。站在或跪在受害者身后,双手环抱其腰部,一手握拳,拇指侧抵着腹部中线,另一只手包住拳头,快速向上、向内用力挤压腹部,直到异物被排出。 2. 婴幼儿窒息急救: 让婴幼儿面朝下躺在救援者的前臂上,头部略低于胸部,用手托住其下颌以固定头部,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在婴幼儿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打5次。 如异物未排出,将婴幼儿翻转过来,脸朝上躺在救援者的大腿上,用两指按压胸骨下部5次。 重复以上步骤,直到异物被排出。
二、心脏骤停急救 1. 判断意识:轻拍受害者肩膀并大声呼唤,检查其是否有反应。 2. 呼叫救援:如受害者无反应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 3. 检查呼吸:观察受害者胸部是否有起伏,倾听是否有呼吸声。 4. 心肺复苏:如受害者无呼吸或呼吸异常,立即开始心肺复苏(CPR)。对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,建议仅进行胸外按压,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,深度为56厘米。
三、出血急救 1. 直接压迫止血: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按压在伤口上,以控制出血。 2. 抬高伤肢:如可能,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,以减少出血。 3. 加压包扎:用绷带或三角巾等物品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,以进一步控制出血。
四、烧伤急救 1. 冷却伤口:用冷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,以降低皮肤温度并减轻疼痛。 2. 去除衣物:小心剪开或脱下烧伤部位的衣物,避免撕扯造成二次伤害。 3. 覆盖伤口: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,避免感染。 4. 避免使用民间偏方:如牙膏、酱油等,以免加重伤口感染或留下疤痕。
五、骨折急救 1. 固定伤肢:用夹板或硬纸板等物品将伤肢固定,避免进一步损伤。 2. 冷敷:如可能,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伤处,以减轻肿胀和疼痛。 3. 抬高伤肢: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,以减少出血和肿胀。
六、中毒急救 1. 脱离毒源:立即将受害者带离中毒现场,避免继续接触有毒物质。 2. 清除毒物:如受害者皮肤或衣物上沾染有毒物质,应立即脱去衣物,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。 3. 保持呼吸道通畅:确保受害者呼吸道通畅,如出现呕吐,应将头偏向一侧,避免误吸。 4. 呼叫救援: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并告知救援人员中毒物质的种类和数量。
七、其他注意事项 1. 保持冷静: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至关重要。 2. 及时呼救:在采取初步急救措施的同时,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援。 3. 记录信息:如可能,记录受害者的病史、过敏史等重要信息,以便救援人员参考。 4. 避免二次伤害:在急救过程中避免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。 总之,家庭急救常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。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急救知识,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。
下一篇: 科学饮食常识:均衡营养,健康每一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