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常识知识 

家庭急救的必备技巧

时间:2025-07-15 10:44 阅读数:30人阅读

家庭急救的黄金原则

家庭急救的首要原则是保持冷静。突发状况下,慌乱只会加重伤情。受伤者应被移至安全区域,远离交通危险或二次伤害源。若涉及火灾或触电,需立即切断电源并使用干木棍等绝缘物移开伤者。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,对于昏迷者要解开衣领,确保呼吸顺畅。若伤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跳骤停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CPR),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。

常见伤害的应急处理

割伤与擦伤: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,去除污物和细菌。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按压止血,若出血不止需抬高受伤部位。清洁伤口后涂抹碘伏,覆盖无菌敷料,避免直接接触空气。若伤口较深或出现异物,切勿自行拔除,应立即就医。 烧伤与烫伤: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10-20分钟,降低皮肤温度并减轻疼痛。避免用冰水或牙膏等非专业用品,以免加重损伤。小面积烧伤可涂抹烫伤膏,覆盖干净纱布。若伤及面部、手部或大面积皮肤,需尽快送医。 扭伤与拉伤:受伤后立即停止活动,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处,每次15-20分钟,每2-3小时一次。用弹性绷带包扎伤处,但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。抬高受伤部位,减少肿胀。若疼痛剧烈或活动受限,需及时就医。 骨折与脱臼:切勿随意移动伤者,尤其是怀疑脊柱或颈部骨折时。用硬板或书本固定伤处,避免扭曲。若伤者有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,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等待救援期间,可保持伤者安静,避免移动。

突发疾病的急救措施

心脏病发作:让患者平躺,松开领口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若患者有硝酸甘油,可舌下含服1片,若5分钟后无缓解需再次服用。若患者出现意识丧失、呼吸停止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CPR)并拨打急救电话。 中风:快速识别中风症状: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、言语不清、面部歪斜。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保持患者安静,避免摇晃或喂食。若患者呕吐,需将头部偏向一侧,防止窒息。 癫痫发作:保护患者远离尖锐物品和硬物,移开周围障碍物。解开衣领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若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伴有高热、呼吸困难,需立即送医。发作结束后,让患者侧卧休息,避免误吸。 过敏反应:若患者有过敏史,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(如肾上腺素笔)。若出现呼吸困难、喉头水肿、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,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拨打急救电话。若症状较轻,可口服抗组胺药并观察。

急救后的注意事项

急救后需密切观察伤者情况,若出现持续疼痛、发热、红肿加重或伤口渗液,需及时就医。记录急救过程和用药情况,以便医生了解伤情。对于轻微擦伤或扭伤,可在24-48小时内进行冷敷,48小时后改为热敷,促进恢复。若伤者出现心理创伤(如恐惧、焦虑),需给予安慰和支持,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。

家庭急救包的准备

家庭急救包应包含以下物品:无菌纱布、绷带、消毒棉球、碘伏、创可贴、弹性绷带、冰袋、急救手册、抗过敏药物(如肾上腺素笔)、止痛药、体温计。定期检查急救包内物品有效期,及时更换过期药品和用品。将急救包存放在干燥、阴凉处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。 掌握家庭急救技巧,不仅能减轻伤者痛苦,还能为专业救援争取时间。定期学习急救知识,参与相关培训,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。通过科学、规范的急救处理,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意外伤害的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