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俗称小龙,属爬行动物。食用蛇肉,在我国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。早在2000年前的西汉,《神农本草经》一书中已谈到蛇的食用,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也有“南人嗜蛇”的记载。蛇肉质地细腻、滋味鲜美,而且还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。蛇肉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和牛肉相媲美,同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,其中包括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,这8种
蚂蚁,又称玄驹,蚍蜉,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动物。中国民间食用蚂蚁滋补,治病已有三千年的历史,但不是所有的蚂蚁都能食用,国家卫生部特别批准了大黑蚂蚁(拟黑多刺蚁)为新资源产品。以大黑蚂蚁例,其富含廿八种氨基酸,多种维生素和钙,铁,磷,锌等矿物质,并含多种酶和难以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珍贵滋补物质草体蚁醛,蛋白质含量可达40-55%,甚至67%以上,有天然营养
榛子,又称榛栗、山板栗、尖栗、棰子等,榛子属桦术科植物,为野生灌木榛子树的种子。榛子果形似栗子,外壳坚硬,果仁肥白而圆,有香气,含油脂量很大,吃起来特别香美,余味绵绵,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,有“坚果之王”的称呼。榛子分平榛、毛榛两种。平榛扁圆形,皮厚外表光滑,果仁香甜;毛榛为锥圆形,皮薄有细微茸毛,果仁甘醇而香。榛子营养丰富,每l00克榛子果仁中
海蜇,是一种大型食用水母,属于腔肠动物门,钵水母纲。我国从辽东半岛直至广东沿海均有分布。新鲜海蜇一般用食盐、明矾经过三次加工、腌制(俗称三矾提干海蜇),滤去水分后食用,可食部分主要为中胶质(海蜇加工后分为海蜇皮和海蜇头两种,海蜇皮是海蜇上部伞状部分,制成后呈半透明圆片状,有韧性,俗称白皮子。海蜇头则由海蜇的下部头、触手等腌制成,口感较蜇皮更松脆,俗称红头子)
丝瓜,又称天罗、蛮瓜、吊瓜、布瓜,为葫芦科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。原产于南洋,明代引种到我国,是人们喜爱的日常蔬菜。丝瓜所含各类营养在蔬菜类食物中较高。每100克果肉含水分92.9克、蛋白质1.5克、碳水化合物4.5克、脂肪0.1克、粗纤维0.5克、维生素C8.0毫克、胡箩卜素0.32毫克、钾156.0毫克、钠3.7毫克、钙28.0毫克、镁11.0毫克、磷45
文蛤,又名花蛤、黄蛤、海蛤、蚱螯、昌娥等,属软体动物门、双壳纲、真瓣鳃目、帘蛤科、文蛤属。文蛤肉嫩味鲜,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,被誉为"天下第一鲜",唐时曾作为皇宫海珍贡品。文蛤的营养价值很高,含蛋白质10%、脂肪1.2%、碳水化合物2.5%,还有丰富的磷、钙、铁、维生素以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。文蛤同时具有较高的食疗药用价值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它能治"疮、疖肿
鳗鱼,学名叫鳗鲡,是传统名贵鱼类,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鱼类之一。它的生长过程极为奇特,先是在海水中产卵成苗,后又进入淡水成长。鳗鱼在"绝食"一年半后仍能生存,养殖的鳗鱼寿命可长达50年。鳗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,所以被称作是水中的软黄金,在中国以及世界很多地方从古至今均被视为滋补、美容的佳品。日本人在冬天就常吃香喷喷的烤鳗饭以驱走严寒,保持充沛精力。鳗鱼营养成分丰
乌龟,又称草龟,香龟、泥龟、臭乌龟、金龟等,属淡水龟科乌龟属。乌龟属半水栖、半陆栖性爬行动物。乌龟的营养成分类似于甲鱼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多种维生素、微量元素等。乌龟肌肉的蛋白质含量达16.64%,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9.16%和43.39%,氨基酸组成中以Glu含量最为丰富。乌龟是传统的食疗补品。李时珍曰:“介虫三百六十,
黄鳝,学名鳝鱼,为鳝科类动物,栖息于河道、湖泊、沟渠及稻田中,是最普遍的淡水食用鱼类之一。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、药用价值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。每百克黄蟮肉中含蛋白质18.8g,脂肪0.9g,钙27mg,磷53mg,铁4.6mg,维生素A180国际单位。此外,还含有维生素B、尼克酸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。黄鳝药性甘、温,无毒;入脾、肾,补脾益气,除积理血
驴肉的营养价值极高,民间有“天上龙肉,地上驴肉”的谚语,以此来形容驴肉之美。古人把驴肉比做龙肉,不仅赞美驴肉的肉质鲜香细嫩,味美可口,更看重驴肉的营养价值和滋补健身的功效。驴肉除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外,每100克驴肉含蛋白质高达27克,脂肪13.5克,钙10毫克,钾114毫克,钠207毫克,磷170毫克,镁30毫克,铁8.3毫克,硒29微克,维生素A25微克,驴